

麥吉麗上下級互掐,雙方經歷了催賬、拖欠、狡辯,最后對簿公堂。
作者:洞察貓
本文約1500字,建議閱讀3分鐘
8月12日,麥吉麗迎來品牌8周年盛典活動,經銷商們歡聚一堂,共享慶典。

而一片祥和之外,銷貓前段時間注意到一則有關麥吉麗經銷商的“鬧劇”——上下級互掐。
這期間,雙方經歷了催賬,拖欠,狡辯,最后對簿公堂。
為什么銷貓要將這場“鬧劇”拿出來專門分享,是因為這件暴露了埋在微商甚至是直銷行業(yè)普遍現(xiàn)象下的“地雷”——先款后貨。

“鬧劇”梳理
該民事案件判決書顯示,鄭光輝預交貨款給上級代理人張麗,因貨不到位,不從張麗處拿貨后,張麗需要退還貨款17721元。后張麗通過微信分4次轉給鄭光輝5208元,拖欠貨款12513元。


張麗方上述稱,通過介紹自己的(黑馬準代理)鄭錦給鄭光輝,鄭錦在鄭光輝處拿貨的利潤折抵自己欠鄭光輝的款項。
張光輝稱,不存在張麗介紹鄭錦給自己的情況,鄭錦因為拿貨方便(張麗和鄭光輝分屬不同的團隊,并且張麗在外省,拿貨需快遞,不方便)自愿成為自己的下級代理,與張麗的利潤無關。且后來鄭錦升為市級代理,與自己一個等級,不存在利潤可言。
最終法院判定,張麗提供的事實證據(jù)不充分,駁回上訴,于判決生效之日起5日內償還鄭光輝的貨款。

先款后貨,行業(yè)默許的“潛規(guī)則”
目前,很多企業(yè)都在實行“先款后貨”的運營模式,即經銷商先給廠家打款,之后廠家再給經銷商發(fā)貨。對企業(yè)來說,“先款后貨”無疑是最有利的模式。
但對經銷商而言,這個模式需要先行墊付資金,同時,要盡快把貨賣出去。否則,就會面臨資金饑渴甚至是無錢運營的尷尬局面。
不少經銷商都倒在了“先款后貨”的運營模式上,甚至出現(xiàn)打款之后,廠家遲遲不發(fā)貨,或是廠家拒不回收過期產品的情況,一旦發(fā)生,經銷商就要承擔這些損失。
2020年11月4日,安徽的倪女士向法院起訴,稱自己累計繳納加盟保證金2萬元給麥吉麗,代為銷售麥吉麗產品。麥吉麗收款后,對方無故單方終止倪女士的代理權,還關閉了她的登錄系統(tǒng),也不退還保證金,多次協(xié)商未果,遂向法院起訴。

引爆代理商維權“地雷”
惡意利用“先款后貨”的運營模式,好比給經銷商開出一張“空頭支票”,企業(yè)履行承諾的期限也變得遙遙無期。
接下來就是經銷商們的維權,這種維權一旦爆發(fā),將導致企業(yè)的覆滅。
曾經的百億微商帝國“摩能國際”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。

摩能國際最為“成功”的一招,就是“送代理”——承諾會給不同級別的代理贈送可以發(fā)展為“下線”的微信客戶,稱之為幫助代理們“分流”。此制度一出,萬人空巷。代理們感覺“一本萬利”,紛紛打款拿貨升級。
結果卻是一張“空頭支票”,所謂的“下線”不過是濫竽充數(shù)的賬號、但又找不到新代理來銷貨、賣不動貨公司卻不給退,代理們陷入到了進退兩難的階段。
近10萬全國代理面臨血本無歸的境地,開始圍攻摩能國際總部、拼死維權,媒體曝光了一波又一波,引得全民關注。自此,摩能國際的覆滅結局已注定。

在摩能國際這場鬧劇中,不履行承諾,哄騙,是兩大要點,同樣也是“先款后貨”這一運營模式存在的弊端。
在這一輪行業(yè)大環(huán)境中,企業(yè)還需保持警惕,審慎前進,畢竟“先款后貨”是行業(yè)普遍現(xiàn)象,這顆“地雷”埋在每個人的身邊,一旦爆發(fā),將會對企業(yè)經營產生致命危害。
因此,企業(yè)唯有用心經營伙伴關系,才能更長久地立于不敗之地。
好了,這篇文章的內容發(fā)貨聯(lián)盟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,如果大家網(wǎng)絡推廣引流創(chuàng)業(yè)感興趣,可以添加微信:80709525 備注:發(fā)貨聯(lián)盟引流學習; 我拉你進直播課程學習群,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實戰(zhàn)干貨的推廣引流技術課程免費分享!